找到相关内容584篇,用时2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止于至善:朱熹对《大学》阐释的一个向度

    小学与大学的关系。X 大体上说,朱子认为小学实际上为大学之根本,若缺了小学之工夫,也就很难能够成就大学之功业。XI 在朱子看来,小学工夫主要是持敬涵养、躬行践履,一方面使心思走作,所谓“收其...它是“止于至善”最重要的保证,朱子诠释《大学》之所以以重视格物工夫为特色,应落实在这一点上予以考虑。就此而言,朱子格物的目的在于博学多闻,而在于实践领域的止于至善,单纯以知识论的立场来看朱子的格物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2557242.html
  • 觉海之路

    人生的真相;  7、知足克己为乐:清心寡欲,知足常乐,克己复礼;  8、对机立业了果:随缘就份,成家立业,了却自己的责任,成就自己的愿行。  最后,把一首《商道歌》作为结束语送给大家,愿大家法喜...掉下来的,离不开你累生累劫(包括今生)的修福积德和造化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想求长寿,就不要杀生,欲得富足,就要乐善好施。  1、“唯利是图”并非经商的长久之道。  人们常说“无商不奸”,即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0857470.html
  • 宗杲及“看话禅”

    但举话头时,略抖擞精神,看是个什么道理。”宗杲由此而肯定静坐习定的价值,认为修道参禅者首先应使心,十二时中意识保持寂静,如赵州禅师所云“老僧十二时中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,余无杂用心处,”能如此真...且许你会却,我唤作拳头作触,唤作拳头则背,你却如何夺?更绕你道个“请和尚放下著”,我且着。我唤作露柱则触,唤作露柱则背,你又如何夺?我唤作山河大地则触,唤作山河大地则背,你又如何夺?  宗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5458752.html
  • 浅谈文殊信仰在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意义

    故;生利益心,于外道众生欲令现信佛法故;生守护心,于同行众生欲令退转故;生我心,于一切摄菩提愿众生取如己身。是诸众生即是我身故;生师心及尊心,观彼众生乘大乘道进趣积集具足功德故。   其次...浅释文殊信仰之智信特质,彰显文殊菩萨引导众生的方便;最后,点出目前社会存在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,并从佛法的视角提出消除和谐因素的思路。   关键词:佛法 文殊菩萨 信仰 和谐   前 言   ...

    释如瑞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1059208.html
  • 从《五部遗教》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和影响

    法。坐在舒适的坐垫上,身体伸直,两眼观鼻,舌顶上腭,紧结跏趺坐,三门,如法而坐。若身忙口言意散乱,则何得闲。障碍虽多,摄为昏沉、掉举二,昏沉之因是土火水昏聩、(服用)具精华饮食、老累之故,...也有涉及。但大部分著作认为禅宗的宗旨与正统佛教相符合,只有《五部遗教》等宁玛派典籍对禅宗的态度比较公允,并收录有禅宗的原始材料。鉴此,《五部遗教》对于研究汉藏佛教关系史及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历史极有参考...

    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5359695.html
  • 人生佛教的经言祖语(2)

    主,拥护民庶犹如一子,教诸离恶修行善法,见作恶者挝打骂辱,终不断命。财物六分,税取其一。见瞋恶者教修忍辱及,所言柔软,又赚分别善恶之人,见有罪者忍而不问。随有财物常行惠施;……能化众生令作恶,...忌妙行纵有非时;三专行思机务;四专行奢侈,不成财力;五专行恣纵,不修法行。   《佛说出爱王经》   寡言者未必愚,利口者未必智,鄙朴者未必悖,承顺者未必忠。故善知识以辞尽人情,以意选学者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4259909.html
  •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(1)

    果报皆因持戒而得。........为令   一切众生成就,是菩萨以大慈悲心熏修,依彼大慈悲心,修持增   上戒、增上三昧、增上慧满足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我   今修持妙戒,不动,我忆念一切...尚待发展完足之处。检证其菩萨戒思想“是否具有”与“如何具有”一致性、矛盾性与完备性所进行的探究,[3]即是本文研究所采取的方法进路与三种判准。   本文研究即依于上述理趣,进一步探究下列的内涵:  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760060.html
  • 朱熹的“居敬”概念与菩萨戒的“发心”之对观──浅论道德实践的基础

    的涵养即展现在个人   行为处世,以及应事的工夫上:强调收敛身心,专一心志,才   能应知天理、精一道心,不致受到人心中形气之私所影响。   发菩提心的目的,并不只是求得一己的道德成就而...转化使其发展的潜能契机;应判定其   为儒学之异端,或简单地评其不如佛学体系。基本上朱子主张敬的涵   养工夫,是为了能认天理,亦即:持敬不只是使内心能够常惺、存的   精神状态,还是达到道德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96006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(2)

    绝;四者、当信忠臣正直之谏,无受谗言,以伤正直;五者、节欲贪乐,心。行此五事,名闻四海,福禄自来;舍此五事,众纲举,民困则思乱,士劳则势举。  《佛说孛经抄》:  器虽粗弊,不可便弃,各有所...导致禅净互相争取主流地位的情形就更为白热化了。  首先,禅门倡导离语言文字,著一法,所谓“直指人心”、“见性成佛”,亦即提倡成佛作祖,或求开悟,应执外修、不假外求,而以般若智慧,觉知自心真性即可达到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3160079.html
  •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

    四十八单职事,各司其职,使得寺务运作组织化、系统化;又订定各种修持行仪、日用轨范等,使得僧众具足威仪,心,身逾矩。尤其设立住持一职,领众熏修,综理寺务,丛林规模于焉建立。可惜《百丈清规》一书历经...;   牙齿露白,嘴边不可显锋芒;   手端庄,脚要长,人的身体就是好道场。   警众令修行者精进的,如:   ‧金衣钵,银客堂;珍珠玛瑙下库房。   ‧放开肚皮吃素菜,立定脚跟做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560093.html